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神力女超人》:謝謝你拯救了今天

《神力女超人》:謝謝你拯救了今天       www.facebook.com/InkstoneBlog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8906  【時光之硯@BIOS】

        在一本上世紀五〇年代的小說裡,有一段情節是這樣的:在正邪對決的戰役
    中,魔王麾下有一員大將,被預言為「無人能敵(would not fall by the hand
    of man)」,然而在最後高潮的大戰中,當他衝入人類陣營肆虐,一個武士挺身
    站到他面前,當大將輕蔑地放話:「別蠢了,沒有人能殺得了我!( You fool!
    No man can kill me!)」,武士卸下頭盔,露出一頭波浪金髮和細緻的眉眼。
    她說:「我可不是(男)人!(I am no man!)」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段很熟悉,那是因為 2003 年,你已經在《魔戒三部曲:
    王者再臨》(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裡看過了 。
    當年,洛汗王妹伊歐玟一劍刺殺了「戒靈之首」安格馬巫王,那是整個三部曲我
    最難忘的亮點之一。沒想到要再過十四年,我才會在(同一個影廳的)另一部片
    裡,被類似的情節再感動一次。

        那是當黛安娜和她的秘密小隊走過壕溝,舉目所見盡是灰泥和殘木,流離失
    所的平民與士兵都眼神疲茫,而她幾乎要按捺不住衝出去了,旁人卻勸阻她:那
    可是無人區(No Man's Land)啊! ——那一刻,聽熟了原聲帶的我突然領悟:
    原來那將近九分鐘最精采的一曲,就是指這裡!且看她戴上頭飾,提著劍盾步出
    壕溝,一邊優雅地擋開蜂擁而來的砲火,一邊名符其實地「如入無人之境」……

        全場觀眾都屏息,而我在心裡面喊:「一切都沒問題了!」角色已成,系列
    有轉機,最重要的是:巨星就此誕生。

        所以我要開門見山地說:《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讓我看得好滿意。
    進場前我最期待的,也最在意的是性別視角的呈現,結果這故事並不複雜,是一
    部很好看的爆米花電影,雖然文以載道的企圖心不高,也不直接在情節上呼應女
    權的訴求,但完全是女性敘事和女性視角。導演派蒂.珍金斯(Patty Jenkins)
    從頭到尾的鏡頭都毫無「服務」男性凝視的意思,即使蓋兒.加朵(Gal Gadot)
    的女超人是那麼性感又健美,能優雅也能萌,但是從頭到尾都不是被賞玩的,而
    是被同理,被仰慕,被追隨和被託付的。

        這不只是她的英雄心路,也是她的眼光在探索和學習、評價這個世界。劇中
    的神話設定是:宙斯(男神)創造了人類(man), 祂的兒子(戰神)則喚起人
    的惡心造成了世界大戰,這一連串的脈絡,隱約帶出一個父權系統,雖然故事本
    身不直接擊潰這一套父權,卻透過一系列的究責來點出:這一切都是男人惹的禍。
    當你想要反駁:把人類用男人(man)代稱,是語言本身的謬誤吧? 片中又清楚
    演出了:不論是盟軍或德軍,在戰情室裡可以發言,甚至能夠「在場」的從來就
    只有男性。

        所以,「 The world is fucked by unemotional, rational men deciding
    shit.」——記得這句對白吧?真是毫無卸責的餘地啊。

        而被造出來抗衡戰神,亦即象徵反戰(所以是love & peace)的黛安娜,超
    然於這一切之外,「看著」這些自食惡果的男性與他們統御的怪奇世界,再藉由
    幾句充滿針對性的對白,製造喜趣的同時更讓人心驚:不論是關於秘書與奴隸,
    或「我要做什麼由不得你」,或那句超級意在言外的:「你讓那小東西替你決定
    該做什麼!?(you let this little thing tell you what to do?)」

        由此岔出,克里斯.潘恩(Chris Pine)在本片「露」得比女主角還多,在
    舞會上甚至一度動用了美男計,而他從前半的一直下意識要保護黛安娜(在巷子
    裡/在壕溝中)到後半轉而當個踏板(那一幕有指標性意義啊!)這其中性別典
    型的對調,或單純只是消解,都讓我好想按讚。

        但是到底,為何,我會這麼在意這個(性別視角的)面向?因為這部片實在
    太重要了。在這超級英雄壟斷好萊塢的年代,有個獨當一面(而且不是eye candy)
    的女英雄讓世界上二分之一的人口可以嚮往和代入,實在太重要了。這個已經七
    十多歲,背後有無數的性別與情慾與權力與社會學意涵可以討論的經典角色,終
    於登上大銀幕,這實在太重要了。而且是由女性導演,在此前的英雄片只有一部
    《神鬼制裁二:就地正法》、整個好萊塢的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大製作是女導
    演,都讓本片的成功與否,實在太重要了。

        然後,當然,還有另一個這片絕不能垮的原因,是經歷了《鋼鐵英雄》的不
    穩,《蝙蝠俠對超人》的不妙,和《自殺突擊隊》的沒救之後,未來還有五部片
    在三年內、另外十幾部在開發中的 DC 陣營,真的已經退無可退……

        我承認,原本只祈禱這部能夠及格就好,沒有想到會成為十年來,唯一能和
    小勞勃道尼的鋼鐵人匹敵的英雄。這還只是角色魅力和故事的暢快,在思考意義
    上又不只如此: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掩飾我看重 DC 大於 MARVEL ,因為後者的
    世界偏向善惡二元,在十五部 MCU 的作品裡, 反派不是單純的邪惡就是價值觀
    走鐘的個人,再不就是背後有個邪惡勢力(九頭蛇)在操弄的體制。反之,DC敢
    於面對人類社會的無解、無力、無奈和甚至腐敗,並道出即使這些脆弱永遠會在,
    仍然需要/仍然值得被輔助和保護。

        在 MCU,英雄們是救世主,但是 DC 這幾位更像是明知徒勞,仍然要一戰再
    戰,鞠躬盡瘁前能救多少算多少。我知道有很多人受不了 DC 的嚴肅,覺得電影
    是苦悶人生暫時的出口,為什麼進了戲院還要教訓我?我也承認當說教力有未逮,
    更容易顯得荒謬。但是在《神力女超人》裡,當史蒂夫說出:「說不定這世界就
    是一團糟(maybe the world is a mess)」,我還是莫名地好感動。

        先承認人的脆弱,再從中提煉希望,堆疊成某種理想主義式的信仰,化成愛
    與犧牲這種種(不理性/不太合邏輯的)價值……這一切在劇本核心,遠扣《蝙
    蝠俠:開戰時刻》的「選擇」意涵。「這是信念的問題,而我(選擇)相信愛」
    ——多麼老派到讓人臉紅!但是在戲院裡,我真的被打動了。再加上黛安娜的英
    雄故事真的很「爽快」,她的內心一片光明,被愛養育,被天份指引,沒有創傷
    需要克服,只有天真待磨練……

        這也是為何,導演要致敬 1978 年的《超人》吧?(看看那段巷戰,還有黛
    安娜風衣加圓帽加眼鏡的造型),因為創造英雄的不是個人心路,是兩個時空的
    碰撞。她所面對的拉扯力量,又呼應了《鋼鐵英雄》:要她/他掩藏自己以策安
    全的母親或養父,和「曉以大義」勾引她/他墮入黑暗面的戰神與薩德將軍。而
    不論她或是他(或其實布魯斯也是),都要先看到人性的黑暗,再從中找到光明。
    這當中不能沒有自我「選擇」的意志。

        尤其在這裡,是憤怒先讓黛安娜的能力覺醒,接著是愛的力量(或犧牲的情
    操)讓她冷靜。這再次申明了:神性(超能力)只會帶來力量,真正讓人強大、
    讓人擁抱而飛翔的,還是人性。

        而串起這種種元素的,是派蒂.珍金斯融合類型的筆觸。從天堂島的神話氛
    圍(那宮殿讓我在筆記上寫下「米納斯提利斯」)到前述《超人》或甚至《小美
    人魚》的穿越劇趣味,再到武戲的掌握(那場海灘戰和黛安娜後半的身手,讓我
    想到《300壯士》跟《殺客同萌》,查克史奈德真的可以放心交棒了), 再到浪
    漫火花的捕捉……這對愛侶不但夠甜,而且互補,連當初美國隊長錯過的那支舞,
    都終於有人幫他完成了。

        於是看完《神力女超人》,雖然仍不免想:如果能有一點點情節道出前線德
    軍的傷亡,讓黛安娜超越在兩個陣營之上,該有多好?但那是我的影評人格在作
    祟。事實上另外那半的「粉絲」人格,早就迫不及待想看續集,我真好奇那之後
    的一百年,她又經歷過什麼創傷,或單純只是因為吸血鬼的困境,而變成《蝙蝠
    俠對超人》裡那個想遠離人類的狀態?

        我更迫不及待想重逢蓋兒.加朵,那天真開朗的少女,又有俐落颯爽的英氣,
    笑起來叫連日的豪雨都退散了,讓人心中開滿了花。那有點執著和自以為,卻充
    滿自信——那樣的氣質在夜裡的小船上,讓史蒂夫傾倒,而捕捉到後者這個珍貴
    表情的,則是導演珍金斯的功力。

        於是這篇文章寫到這,花了我整整三天,過程裡我最大的痛苦是:好想要趕
    快完工,快點再去看第二遍! 我反覆聽原聲帶,在〈Lightning Strikes〉的旋
    律飛揚階段,想起史蒂夫最後的笑容,和導演在那個鏡頭停得夠久(bravo!);
    想起那句精彩的對白,和二度交代的藏與不藏;想起黛安娜翩飛在天上,她的神
    色不是猙獰的復仇者,而更像美少女戰士。她不為殺戮而生,她是為和平而來——

        「我可以拯救今天,但你要拯救世界。」女性不該被擁有,更不需要永遠被
    保護。她應該去愛與被愛,跟你並肩作戰,值得你為她犧牲。都說人類的歷史不
    斷在重複自己, 既然已經受夠了「history」,是時候多聽、多看,還有多說說
    「herstory」了吧!

    ====

    時光之硯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stoneBlog/
    時光之硯每週影評: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profile/89



標題不太好下。

關於黛安娜與史蒂夫起程後,在船上聊到的婚姻,兩個人稍微有點辯論。其實這很有意思,因為史蒂夫被問「婚姻是什麼」之後,馬上的反應像是「噢對你們島上沒有男性,當然沒有婚姻」。
 
亞馬遜族人除了黛安娜,在以前應該是經歷過婚姻的(還跟人類一起生活的時候)如果黛安娜不知道有婚姻這種東西,應該就是對她們來說,這種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相愛。安提奧佩跟她的副將看起來就是一對戀人(應該是),在島上這就是很自然的發展,兩個人相愛就在一起。沒有男性不代表不能有戀人,對她們而言,彼此都是「人」,我們所愛的是那個人,而不是性別。
 
黛安娜後來問史蒂夫:「一般人結婚之後,真的會相守長久嗎?」
史蒂夫說:「通常不會。」
黛安娜:「那他們幹嘛結婚?」
史蒂夫:「我也不知道。」
 
讓我想到,亞馬遜族人活了也幾千年了,他們沒有婚姻這種形式上的東西都可以長長久久,反而有婚姻的世人卻無法做到,真的很有趣。(黛安娜跟史蒂夫的愛情雖然也很短暫,但是她的愛卻跟著她到了現代(心又抽痛了QQ)
 
看到有人誤解說,天堂島上的女性在女權思想下把男性看做是配種的工具,如果要肉體歡愉則非必需品。這是誤解女性主義了,女性主義訴求平等,怎麼會是看低另一個性別呢?而且一個沒有父權壓迫的地方,根本也不需要或產生女性主義。更何況,也不是因為女性主義才有那十二篇論文的結論。
首先我不會用女權這個稱呼,我會用女性主義。關於女性主義的部分,其中幾個訴求就是就是平等以及反對壓迫。我先前的這篇文〈《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一部屬於任何人的電影〉(電影版有po)有略為談及女性主義的東西,其中也有一些本片導演跟演員的訪談引文,或可參考。
 
史蒂夫一直都是不強迫黛安娜要做什麼,並且到後面很相信黛安娜「可以拯救世界」,這樣如此平等看待與對待、相信對方,欣賞對方才華,並且在一旁支持對方的角色真的很迷人,慧眼識英雌,史蒂夫的角色是平等的一種體現。
昨天讀到一篇好文(rickfox大大的文),總體而言是反駁有些影評說史蒂夫是黛安娜的父親般的角色,並指出安提奧佩還比較像是父親的角色。我很認同,並且我真的不覺得史蒂夫哪一點像父親的角色了,他是戀人,也是引導者,但作為父親?就太過父權硬加了,且硬是安插「父親角色」在一個男性角色身上也真的很不恰當就是了。
話又說回來,並非生理性別符合某種要求才能擔任父親的角色,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孩子與教育孩子。

至於《神力女超人》的電影主題到底是什麼?我想導演、演員都已經再三於訪談中提及——愛、平等與同情。
而我認為黛安娜的愛,除了愛情之愛,還有博愛之愛。
愛、同情與平等,確實是我們現今社會中缺少的事物。這裡貼一些訪談或新聞的翻譯來做結尾:

克里斯潘恩說:
「我認為這部電影是關於平等的。這是一個關於兩個人帶了很多完全不同的特性的電影。她就是要成為超級英雄,而我則完全不是。」
「這其中並沒有什麼批判或爭論或談話。這不是母權結構,也不是父權結構——這只是人們嘗試在這糟糕的世界裡活下去。」
導演派蒂珍金斯同意 Chris 的看法——這部電影不需要奪取或達到好萊塢傳統的性別刻板。她說:「我不覺得人們在愛裡還需要什麼既定印象,這也就是為何製作這個會這麼有趣。」「我不認為我們看待這個像:『誰在上層?誰在下層?』這是一則關於一個角色來到這個世界,而她需要遇到一些幫助她引導她的人的愛的故事。」
(https://goo.gl/QOZGZo)

克里斯潘恩另一篇訪談:
「跟整個劇組的女演員在海灘上,而且她們拍攝著戰鬥的場面——那時候我看向一顆石頭,我想,我抓著某個東西,然後我就結束一天了。」Chris 說,「所有男士推著嬰兒車、寶寶蜂擁而至來探太太的班——甚至不是在工作,而就是那麼酷。這大概是某種特別的事情。」
「《神力女超人》的真正主題是同等(parity)與平等(equality),女性可以做她們想做的任何事。」
(https://goo.gl/bYy6vh)

克里斯潘恩再談本片核心:
「這是個很現代的敘述。這是很美麗的呈現。並且這是一個非常出色、完美、顯而易見的訊息——無論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多麼醜陋;無論我們遭遇到多少死亡;不論多少殘暴的獨裁者在外頭;不論多少種族屠殺發生;不管多少戰爭開打,我們最良善的地方仍然擁有希望。為善且互相保護,對彼此做正確的事情,這些都是我們應當了解的,也是她所代表的。」
(https://goo.gl/fraDFQ)

克里斯潘恩對被物化的看法:
「被物化一天還滿有趣的。我想過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女性身上非常非常多,該是時候了。雖然那真的很有趣,然而我想,這是我對女性總是感到自己很邊緣或是不那麼重要這件事情最能感受到同理心的時候。」
潘恩也指出當一個男性被問到「你被物化」似乎很不尋常,這也是一個跡象,表是這個行業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在這些中間人中……這問題對於這個電影對我來說是『當一個落難少女到底是怎樣?』呵呵呵,呵呵呵,」他解釋,「我完全接受得到,這很好笑。」
「但你絕不會問艾美亞當斯這個問題因為這很羞辱。但因為我是男性就問我這個問題是很滑稽的。然後我接受這些。我完全不感到生氣。我對女性感到非常大的同情心。」

同篇訪談中蓋兒表示:
「這真的對我很重要。男人與男孩成長,他們總是有超人跟蝙蝠俠可以瞻仰,強壯的男性角色,而我們(女生)卻沒有那樣的指標人物。」她繼續說,「我們有著這麼多的公主。我們沒有一個非常積極且強壯的人物。我想這真的很棒我們終於能夠描繪這位美麗又具代表性的角色的故事。而這不只對女生很棒,對男生也同樣如此。」
(https://goo.gl/996gdQ)

克里斯談到:「我真的很愛這個事實,老實說,你知道……我認為我們已經看了太多暴力在這個世界上,而我也是將暴力呈現在螢幕上的問題的一員。但蓋兒跟神力女超人呈現給我們的是——翻轉這種古老、經文教誨、以眼還眼之類的事物,而這就有如:當復仇與同情心、愛、深刻的理解與自我體認相結合。」 
(https://youtu.be/3cewHlEIhjE)

蓋兒受訪表示:
「我希望神力女超人能夠展現給女孩與男孩知道,女性可以做到、可以成為的所有許多的可能性,」蓋兒說,「女性是強壯的、聰明的也是有愛心的,而且是女性可置於權威地位如同男性。有個強大的女性人物是很重要的,而我希望神力女超人將會展現給世人看——女性平等於男性。」
(https://goo.gl/9PzQJw)

以上,有些訪談內文我在以前的文章貼過的就沒貼過來了。總之,無論電影的呈現怎麼樣,我都相信他們嘗試傳達這些良善的訊息給大家,這也就是我喜愛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原因。





恩哼先發洩一下,既是論文口考前夕,手邊又有一篇80年以降的Wonder Woman漫畫作品的
總覽要趕稿,真的是處於忙到快要炸裂,已經開不出空檔的情境了;不過很多事情不
先講,情緒過了也就忘了,還是把看完之後的想法扼要紀錄下來。其實這篇文章有很
多想要談的問題還沒談到,尤其是電影在改編取材上做的選擇,以及電影中刻劃的幾個
漫畫人物和比較知名的Wonder Woman漫畫的詮釋有什麼關鍵的差異,但時間有限,只能
以後撰文再議。




正文:


在Wonder Woman中,我最喜歡的畫面構圖其實不是她首當其衝登梯步出戰壕泥淖,而是
大戰結束後,在螢幕上的淡出效果中慢慢消融於俗民世界的她,於人群中仰天遙望。如果
能把旁白稍微前挪,讓電影結束在這一刻,不知該有多美好?因為在那一刻,聖女行走於
凡人之間的主題真正脫離了Wonder Woman的肉身、抽象化,與電影強調的正面精神合而為
一,讓觀眾相信即使這世道再怎麼烏煙瘴氣,善念常存依然可以讓人在世界中擁有屬於自
己的位置。


Wonder Woman最大的成就,恐怕是在當前什麼都要浸染一抹灰色和陰影的時代,還可以把
所有你能想到的正義口號和動作姿勢表現地如此理所當然。我一向覺得崇高的情操很
多時候與電影的好惡無關,但能做到同時承載這麼多過時(或者說老派?)的信念與羅曼蒂
克,卻又不讓電影顯得愚蠢或笨重,證明了導演Patty Jenkins言行合一,是個貨真價實
的多納版超人粉絲。


事實上,我敢往前更進一步,說Wonder Woman之所以不凡,是因為它"就是"好萊屋這幾年
最散發出正向、光明氣質的商業製作,而且很諷刺地,竟然還是出現在當前的商業作品普
遍充斥著讓標誌性人物受到反英雄(anti-hero)、道德缺陷的業障蠱惑的氛圍下(在同一年
內,我們竟然得到了走向完全針鋒相對的羅根和Wonder Woman,關心漫改電影的漫畫讀者
都該感到開心才對);是的,這部電影的Wonder Woman撇開性別,真的就是依循傳統到怪
奇境地的人物,同時有著見義勇為的精神、高潔的品格、不合時宜的天真、戀愛少女的羞
澀,連戰鬥時擺出的姿勢都不是沒恥力的常人能做出來的。這個人物和Steve Trevor組成
的搭檔非常適合和不久前Mad Max Fury Road的Max與Furiosa雙人組拿來對比;即使
都是以拯救他人作為人物成長的核心動能,Furiosa尋求得來不易的贖罪,Diana則視之為
昭昭天命,明明該是差異如此巨大的女性英雄卻都能贏得觀眾和評論的認同感,背後的道
理非常值得玩味。


讓我感到訝異的地方是,當循著主事者的創作脈絡往前追尋,Wonder Woman在電影中的精
神世界,竟然還與Patty Jenkins當年堪稱平地驚雷的女魔頭(Monster)中的主角Aileen,
在某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這個類比直覺上當然是非常不洽當的:妓女兼連
續殺人犯怎麼會跟西線聖女貞德有任何相似之處?但我們不該忘記,Monster中的Aileen
在電影中亦是個以"愛可以克服一切"的口號在社會底層負隅頑抗的人物;差別只是在於,
Aileen早已在經年累月的磨難與他人的惡意中喪失了用道德約束自己的力量,於是這個口
號在Monster中才顯得空洞且悲涼。在這個意義上,Aileen與Diana Prince有如
Patty Jenkins手中的雙面鏡,是同一個人物在道德理想中,與腐臭現實中的縮影。


雖然Wonder Woman無疑是道德理念的化身,但一個人的信仰不意味著這個世界就是充滿德
性的烏托邦,而這也是Wonder Woman的電影團隊著力最深的一個環節:如果一個身懷絕技
的女理想主義者真的曾經行走世間,她會變成怎麼樣的一個人?世界又會怎麼改變?也因
為這個環節的成功,即使電影的敘事還可以再更利索,情節安排可以更別緻,許多剪輯還
有修正空間,甚至幾個動作構圖有些尷尬,這些都無損電影本身最大的魅力。看看RT上
滿是"Wonder Woman如何讓人想起老派冒險電影"的媒體評論,我不免想起生活
大爆炸(TBBT)裡頭,Sheldon一干人在被質疑法櫃奇兵的劇情漏洞時,即使理虧也想捍衛
的有趣場面;當商業電影能做到將常人視之為恥或不實際的理念如鐵釘一樣打進一般觀眾
心裡,它的確就成功了一半。


寫到這裡,不能不先大概談一下Wonder Woman選擇一戰作為故事背景的意義。說來有趣,
因為在經過Nolanverse的蝙蝠俠(是的,其實跟很多人想的相反,Nolanverse單以情節
不以風格來說,是目前市面上最接近漫畫情節的蝙蝠俠電影......),以及DCEU電影的各
種取材和致意的洗禮後,
(有關DCEU使用素材的狀況,請進一步參考拙文:
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13.html、
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24.html以及
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6/04/blog-post.html)

這次的Wonder Woman卻在情節上極難找出原始素材出處。有些人提到故事參考了N52的
Wonder Woman,但這個說法很難稱得上精確;因為電影嚴格來說僅僅只有借用到
N52 Wonder Woman關於Diana身世的說法,至於其餘要點,尤其是所有和建立起N52
Wonder Woman名聲、由Brian Azzarello主筆的故事有關的成分,電影是完全沒有觸及
的,而其餘市面上的Wonder Woman名作,從George Pérez為Modern Age樹立典範的經典
重啟,Greg Rucka連載時期充滿性格與張力的詮釋,Gail Simone連載時期的女性筆觸,
還是獨立作品如Renae De Liz清新可人的Legend of Wonder Woman、Grant Morrison驚世
駭俗的Wonder Woman Earth 1,上述作品其實通通在電影中受到了相似的待遇。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很難一語道盡;尤其考慮到劇組其實在事前發言中聲稱(
來源之一:http://comicbook.com/dc/2017/05/26/patty-jenkins-wonder-woman-story/)
他們真的讀過上面說的這些漫畫。這不光只是因為上述所有這些漫畫通通都不是以一戰為
背景(好吧,Legend of Wonder Woman至少是以二戰為背景,但這也還是有點遙遠吶)誠心
說,電影在開頭就大刀一斬讓Ares殺光了一眾希臘神這個決定在我看來是極有爭議的,因
為在上述這些作品中,希臘神話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先不說N52 Wonder Woman的前提就
是建立在Diana如何介入奧林帕斯諸神的家族鬥爭,像是前面提過的George Pérez's
Wonder Woman,希臘神話的挪用貫串了整個故事;Pe'rez這個連載名聲一部分就是建立在
作者如何用Wonder Woman的精神解消掉傳統的神話元素上。在Pe'rez的連載中,一眾亞馬
遜人最早並不是住在天堂島,而是與其他人類比鄰而居;但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海格利斯
因為受到戰神的唆使,率領了自己的軍團用計洗劫並集體強暴了亞馬遜人。最終希波呂皇
后雖然在雅典娜諸神的開示下帶領族人起而反抗,卻也因為犯了殺戒而不得不遷徙到天堂
島,以島上守衛的身分定居。


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情節根本找不到對照點,那麼這些漫畫和Wonder Woman的電影選擇
一戰當背景有什麼關係?從比較寬容的角度來說,選擇一戰當背景,很可能是因為製作團
隊沒有忘記一個好的Wonder Woman故事需要的背景至少得建立在底下這個條件上:一個相
較於天堂島,瀰漫著悲觀和虛無主義、充滿衝突與壓迫的世界,至於這個世界到底要是道
德淪喪、背信忘義的奧林帕斯,還是慘絕人寰的二戰戰場,或許不是那麼重要。如果從這
個視點出發,再回去看導演Patty Jenkins聲稱的"作品受到George Pe'rez影
響"的主張,這裡並沒有矛盾,亦即,Jenkins等人的成就在於精神上的雷同,而不是
情節的橫向移植。我也可以借此順帶點出第二個George Pe'rez連載使用的故事背景:
冷戰時期。在Pe'rez的故事中,Wonder Woman第一次與Ares的衝突就是建立在當時美蘇緊
張的國際關係上;Ares嘗試引發國際核彈危機,而第一次來到人類國度的Wonder Woman不
光得阻止Ares,還得面對各種她所帶來的文化衝擊。雖然一戰與冷戰當然不是同一回事,
但抽象而言,它們又都處於戰爭的外延下,社會氛圍有如壓力鍋,各種分歧的意見與利益
糾葛沒有出口;而光是這點,對於一個好的Wonder Woman作品而言或已足夠。


但有了符合漫畫精神的良好概念、堅定且正向的信念,以及一貫強大的美術小組做錦上添
花,這些可能都還是不夠。在我看來,這次的製作團隊真正能成功的關鍵,恐怕是在於他
們刻劃Wonder Woman精神時,刻意選擇從Wonder Woman跌倒的地方下刀。Steve Trevor和
Diana的爭吵無非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衝突的老生常談,這不讓人意外,但不尋常的地
方是,整個Diana的聖人行旅雖然完整了她的性格,但宏觀而論,卻是一場起於失落,偶
有撫慰,但終究失敗的行動。在這個意義上,你甚至不能責怪有些觀眾抱怨電影的預告
顯示的史詩感有詐欺之嫌,因為整個Steve Trevor的團隊所主導的行動不但只是一場大眾
無從知曉的機密,而且根本對於Ares的陰謀沒有任何影響可言,這是注定只有輸沒有贏的
戰鬥。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Ares的勝利本來就無關任何特定勢力的存亡,他的目標
並不像CA1的紅骷髏之流可以透過物質上的角力阻撓,無論Trevor有沒有阻止毒氣炸彈引
爆,或者終戰條約有沒有簽訂,Ares都會是勝利的那方;上述任何一個條件達成也好,沒
達成也好,人類都會繼續鬥個你死我活下去。他有如早年Vertigo漫畫連載中的路西法(
Lucifer),從不主動干預,只是等待人類因為性格中的缺陷自我陷落。如果觀眾稍有留意
電影中的一戰背景與二戰之間的連結,如此印象會更強烈,因為正是當年一戰終戰時簽下
的不平等條約埋下了日後魏瑪倒台與納粹崛起的種子。


因此,對我來說,這才是隱藏在表象之下,Wonder Woman的製作團隊所抓住的重點:要讓
Wonder Woman的信念得以讓人共感,讓人同理,關鍵不在於展示它的成功,而是顯示即使
這份信念被實踐得有多麼失敗,還是會前卜後繼有人選擇嘗試。這種underdog的精神或許
不新奇,但一旦加進電影中反覆出現的手錶、時間(time)的符號,以及一段Steve與
Diana共舞時關於人類如何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中邁向老死的對話,這份精神反而開始讓
Diana顯得讓人同情。是的,她是一個不會老去的天神;但更不湊巧的,是她還是個
有七情六慾的理想主義者,這意味著,只要她還沒有認識到人類的本質的一天,她就永遠
是個被自己束縛著的薛西佛斯。劇中討喜的人物Sameer說了一句提綱點要的話:
「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Diana初聽之下乍看是懂了,但她恐怕尚未理解
,Sameer的話亦蘊含著「不是人人都能擁有自己想要的世界」。一個不會老死的理想主義
者,活在一個自己不想要的世界,又無法理解日常生活的意義,這是多麼悲哀的一個情況



這樣一來,姑且不論劇本撰寫時是否真有此意,這多少合理化了為什麼Wonder Woman
的電影不但得是一場失敗的抗爭之旅,她也不該是另一個領軍衝鋒陷陣的Steve Rogers,
而更像是戰爭的旁觀者、紀錄者或過客;即使她想要成為更多,但因為這場戰爭就是
一個big mess,太多憑著她無力改變的事情。戰爭的潮流根本早在Diana介入以前就已決
定;即使最後毒氣彈真的空襲倫敦成功,德國戰敗的命運恐怕也不會因此改變;而Diana
唯一一場表面上的勝利,亦即村莊的解放戰,到頭來亦是無比空洞,因為人類的惡意很快
再度吞噬了這群無辜的村民。靈魂疲憊的Trevor看透了戰爭的本質,所以他雖然一樣抱持
著為善的慾念,但他從不相信戰爭的結束與否會決定於他的行動。對於那場村落的毒氣攻
擊的反應剛好落實了Diana對於人世的不理解以及Trevor的世故;沒有觀眾會相信Trevor
不同情那批無辜的村民,但這場戰爭已經發生過太多更糟糕的事情了,你除了振作起來,
繼續一拐一拐地走下去,又能如何呢?而這正是Diana的旅途的終極目標:唯有理解失敗與
嘗試的意義,永恆的天神才有繼續維繫理想的可能。既然維護一個完美的種族本來就是夢
幻泡影,如不瞭解人類依然具有為善的潛質,又哪裡有走下去的能量?


所以,很好玩地,雖然電影整體從調色、氣氛到配樂大都碧空如洗,卻是用來包裝一個主
角注定得一事無成的故事,而這甚至也與Diana脫離家庭陰影的母題相契合,因為皇后
Hippolyta亦是一個高高在上以為人類"不值得"Amazon幫助的主張者。在這個意義上,
Diana與Ares的最後一次交鋒的用意並不是決定誰才是真正勝利者(到了那一
刻,你也可以說勝負早在故事開始時就已經決定了),而是決定Diana是否能夠在失敗後繼
續走下去,以及能否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成人。回憶的最後,Diana在勝利群眾中愈顯
渺小,反倒愈顯示出她本人的成長;是的,她已經不是理念一戳即破的泡泡糖公主了,
或許這個世界還不夠好,但就跟所有人類一樣,她會開始體會生活的意義,從中提煉足以
迎接挫敗的能量。即使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迎接自己的第一次敗仗的故事,但近年來應
該沒有比這更具有勵志效果的漫改電影了。


對我而言,我在Wonder Woman的製作理念上看到了與今年上半的Logan類似的意義(請參見
拙文: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7/03/blog-post.html#more)。這不是說兩部
電影一樣好(我想很多人都會同意Logan明顯更為成熟完整),亦不是說兩部電影在主題上
有什麼重複性,而是一個大家似乎有些明白,卻又總是捉摸不著的道理:在市場已經趨近
飽和的現在,製作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需要的或許已經不再只是考量改編的貼合程度、是否
夠酷、夠沉重黑暗、夠引人發噱這麼單純,而是是否能塑造出一個真正與眾不同的人物。
Patty Jenkins還是頗為生澀的商業導演,這從電影節奏與構圖水平的不穩定都明白可見
,但在這個缺陷與淪落明顯更容易販售的時刻,能夠創造出一個光亮奪目、勇往直前卻不
樣板或顯得愚痴的女角色,這份自信與功力是她與其團隊的本事,無庸置疑。


註一:電影中的幾句台詞其實有著嚴重的誤譯。像是Hippolyta與女兒話別時,字幕是
      不該將You may never return翻得好像Hippolyta在暗示島上"禁止"女兒回來一般
      的。先不說一般日常口語不該在那個脈絡下如此理解那段話,就算是在漫畫中,重
      大作品裡的亞馬遜族也幾乎沒有無端放逐族人出境的紀錄;Diana比較著名的被逐
      出島的故事幾乎都有違反嚴重的族規。像是JL動畫中因為蓄意帶了外來男性到島上
      而違反禁令,或者近期的獨立作品True Amazon中,Diana之所以被強制驅逐,則是
      因為她在競技中為了求勝導致同胞的死亡。

註二:雖然電影的主要情節幾乎與過去的Wonder Woman沒有重疊,但Renae De Liz的
      Legend of Wonder Woman的1~8回明顯是Wonder Woman童年的一個重大參考來源。
      比較有趣的地方是,電影中由Robin Wright飾演的Antiope的形象來源其實應該是
      出自於漫畫中的另一個叫做Philippus的人物。該作品中的Antiope形象是不怎麼正
      面的陰謀家,但女武官Philippus則有著與電影中的Antiope類似的刻劃,是個嚴厲
      督導Diana卻不失慈愛的導師。

--

艾德華: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覺得一個上百歲的吸血鬼愛上16歲的女孩有多荒唐。他們肯
        定會想:一個有一世紀歷練的文藝青年會和愛看醜女貝蒂的女孩聊些什麼呢?
刀鋒:上帝阿!打從預告片上映時我就覺得你們這對狗男女噁心死了!
每晚我都做同一個惡夢,追著同一個小白臉,手中緊握著要捅進他胸口的木樁。
但每一個晚上......我總在釘死那個混蛋前就醒了!                   By 刀鋒戰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