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軍與宗教~童軍筆記之五十 | 2012/08/15 |
趙守博 童軍運動植根於宗教 世界童軍運動係英國人貝登堡(Robert Baden-Powell)所創立的。當年貝登堡開創童軍運動時,堅持要參加童軍的青少年一定要履行三項根本原則,即對上蒼負責(Duty to God)、對他人負責(Duty to Others)及對自己負責(Duty to Self)。貝登堡是個服務於軍旅的英國人,而英國也是一個深受基督教教義影響的國家,雖然自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 1491-1547)之後,英國脫離羅馬梵蒂岡教廷而自創英國國教(Church of England , Anglican Church, Episcopal Church),即聖公會教派,但基本上還是屬於基督教的一支。所以,當貝登堡提到God時,這個God指的就是基督教中的上帝。不過,貝登堡也強調,童軍運動應不屬於任何一個教派或宗教;只是他堅持認為青少年人格之健全成長應有賴於「精神素養」(spirituality) 和「確認人類有更高的主宰者」(belief in a high power),也就是要有宗教的薰陶和制約。由此可知,貝登堡深信童軍運動應可借助宗教力量的陶冶和支持。 世界童軍運動的最高組織,即世界童軍運動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WOSM)將前述當年貝登堡創立童軍運動所遵循的三大根本準則,訂為世界童軍運動的三項基本原則,但在對上蒼負責(Duty to God)的原則的註釋中特別強調,這個原則主要的內涵為「信守精神理念(spiritual principles),對主張此等理念的宗教保持忠誠,且接受由此等理念所衍生而來的一切責任。」可見,宗教在童軍運動中的重要性。 不過,要在此強調的是,童軍運動是對所有正信宗教都是接納和包容的。也因此,幾乎所有重要宗教都有童軍組織和參與童軍運動的推動。而雖無固定宗教信仰者,只要不排斥宗教,並承認自然界人類還有更高的主宰者的,也都可以參與童軍運動和組織。此所以,我們中華民國童軍的諾言中,雖不提宗教、不提信仰,但開宗明義就講要「敬天樂群」;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上天」、「上蒼」、「老天爺」就是類似宗教信仰中的人的主宰者。 國際的宗教童軍組織 現行各主要宗教,都有國際性的童軍組織,比較重要的有: 國際天主教童軍會議International Catholic Conference of Scouting, ICCS): 顧名思義,這是由天主教所支持的國際童軍團體,也是起源甚早的國際性童軍宗教組織。早在1920夏天在英國倫敦舉辦第一次世界童軍大露營時,有分別來自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的三位神父,就倡議成立一個天主教童軍的國際組織。當時的天主教教宗本篤十五世(Benedict XV)對此一主張非常支持;於是來自阿根廷、奧地利、比利時、智利、厄瓜多爾、法國、義大利、盧森堡、波蘭、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十一個天主教國家的天主教童軍於1922年正式成立了第一個天主教童軍的國際組織並獲得天主教教宗的核可。此即為國際天主教童軍會議之濫觴。這個國際組織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止活動,於1948年方又開始恢復。 1966年6月,羅馬梵蒂岡教廷批准此一組織的章程,並正式啟用現在的名稱。國際天主教童軍會議,一向在世界童軍運動中相當活躍,計有涵蓋世界各地的會員組織五十三個。其主要宗旨在於:(1)基於天主教教義,透過童軍活動,增進青少年之完整教育;(2)依據世界童軍運動的團體性和多元性,與其合作以發展和強化童軍運動的精神層面;(3)確保天主教童軍在天主教會中的活躍性,並維持天主教教會與世界童軍運動的良好溝通。 世界佛教童軍兄弟聯盟(World Buddhist Scout Brotherhood ,WBSB): 這是佛教童軍的國際組織,不過發展甚晚。一直到2004年方有較積極的活動。目前其成員主要為來自於不丹、香港、日本、蒙古、新加坡、斯里蘭卡、韓國、泰國和我們臺灣的佛教童軍團體。 這個世界佛教童軍組織,訂有以下幾個頗為可觀的目標:(1)發展及促進具佛教信仰的童軍彼此之間的兄弟情誼和相互瞭解;(2)依據世界童軍運動之目的、原則和方法,研訂發展一可提升青少年佛教徒人格之精神層面的教育課程;(3)增進童軍運動和各地佛教徒之互動關係;(4)在佛教普及之地區和國家推廣童軍運動;(5)協調佛教童軍兄弟聯盟與其他具有相同目標之非童軍團體之合作關係;(6)增進各會員組織彼此之合作;(7)促進全球各地佛教男女青少年之參與童軍運動;和(8)強化與其他宗教之童軍團體的接觸、交流和互動。 國際回教童軍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Muslim Scouts, IUMS): 這是創立於1989年的國際宗教童軍組織,主要靠沙烏地阿拉伯支持。 國際回教童軍聯盟,成員當然來自於回教國家的童軍組織;其成立宗旨在於:(1)在全球各地推展回教童軍;(2)強化會員組織間之協調與合作;(3)在聯盟會員組織所在地加強和協調各種社會、人道和救助活動;或與具有相同宗旨之非童軍團體合作辦理上述活動;(4)於回教徒聚居之處推介童軍運動;(5)在回教童軍間發展和增進彼此之兄弟情誼和相互瞭解;(6)研訂一應可強化青少年回教徒之精神素養的教育課程。 男女童軍基督徒理事會(The Council of Protestants in Guiding & Scouting, CPGS): 此一理事會組織,主要在聯繫協調基督教新教徒男女童軍組織與各地的牧師團體。男女童軍基督徒理事會確認男、女童軍活動有助於青少年體能、心智、社會適應、情緒和精神心靈之發展。並主張上述童軍之教育層面均應予以同等重視。此一主張類似我們所強調的「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 這個理事會之宗旨主要為:(1)強化其成員對基督教及童軍運動之精神層面的認知;(2)提供一可分享男女童軍活動並著重童軍運動之精神層面的平台;(3)增進會員組織間的合作;及(4)於基督教會所在之處推廣童軍運動。 國際猶太童軍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f Jewish Scouts, IFJS) 這是由各國猶太童軍組織、團體和團隊所組成的國際童軍宗教組織。 之所以稱為論壇,目的在突出其主要功能係在於強化各地猶太童軍團體和組織彼此之間的溝通、對話和交換意見,並藉以透過童軍運動強化對猶太教和猶太文化的認同。 論壇係於2006年11月2日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成立,成員組織來自於美國、加拿大、巴西、英國、法國及以色列。 國際猶太童軍論壇之宗旨為:(1)建立各地猶太童軍團體和組織相互之間的聯繫;(2)在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中組設新的猶太童軍團隊;(3)代表猶太童軍與世界童軍運動和童軍運動中的其他宗教接觸及聯繫。 國際東正教童軍聯合組織(International Fink of Orthodox Scouts, DESMOS) 這是一個主要由東正教國家的童軍所組成的國際童軍宗教團體,於1997年6月創立於希臘;其會員團體來自於希臘、亞美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賽普魯斯、馬其頓、摩爾多瓦(Moldova)、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俄羅斯、芬蘭、烏干達、約旦、以色列、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美國等18個國家。 此一旨在團結各國東正教徒的童軍團體的國際組織,以下列為目標:(1)發展和促進所有東正教徒童軍彼此之兄弟情誼和瞭解;(2)強化童軍運動與所有東正教會之間的良好關係與合作;(3) 依據世界童軍運動的目的、原則和方法,研訂應可提升東正教童軍人格之精神素養的教育課程;(4)於東正教教會所在之國家和地區,推廣童軍運動;(5)協調本組織與具相同目標之非童軍組織的活動及合作;(6)加強會員組織相互之間的合作;(7)在全球各地對東正教男女青少年推廣童軍運動。 以上這些國際童軍宗教組織,均在世界童軍委員會(World Scout Committee)享有諮詢地位(consultative status)。也就是,世界童軍委員會,可以就有關世界童軍運動組織(WOSM)及宗教、青少年等有關事項,向這些國際童軍宗教組織諮商請益,而此等組織同樣地也可就相關事項向世界童軍運動組織及世界童軍委員會,提供建言和參考意見。而從以上的介紹,也可看出,世界各主要宗教,除了中國的道教和印度教之外,都有國際性的童軍組織。道教沒有,是因為道教團體迄未積極投入參與童軍運動之故;印度教則是由於在印度境外的印度教徒,並未積極投入童軍運動,因而尚無印度教童軍的國際組織。 世界童軍宗教論壇與世界童軍宗教研討會 世界童軍宗教論壇(World Scout Interreligious Forum)於1997年開始非正式啟動,並在1999年在智利舉行的第十九次世界童軍大露營展開活動。此後不斷成長、發展。其成員是由前述六大國際童軍宗教團體,加上近年在國際上頗為活躍的韓國的「圓佛教童軍」(Won Buddhist Scout)組織所組成。此一論壇每年聚會,以討論有關事項並配合世界童軍大露營和世界羅浮童軍大露營之舉行,辦理有關宗教活動。同時,也推動舉行世界童軍宗教研討會(World Scout Interreligious Symposium) 世界童軍宗教研討會已辦理三屆,今(2012)年8月初將於南韓舉辦第四屆。 第一屆世界童軍宗教研討會,係於2003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西班牙的瓦倫西亞(Valencia)辦理,研討主題為:「學習如何生活在一起,容忍與團結」(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Tolerance and Solidarity)。 第二屆研討會是由我們臺灣所主辦,於2006年5月5日至8日在高雄佛光山舉行,研討主題為:「為和諧與和平而同在一起」(Together for Harmony and Peace)。會中大家熱烈討論如何增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者的相互瞭解、認識與尊重;另就宗教與童軍運動的社會影響之間的關連,尤其在公義(Justice)、平等(Equality)與和平(Peace)的促進方面,童軍與宗教應如何發揮應有的影響力,也予以探討。 第三屆研討會於2009年10月21日至25日在非洲烏干達的首都康培拉(Kampala)舉行。研討主題為:「團結、反思與慶祝」(Solidarity, Reflection and Celebration)。所謂反思,係指就在烏干達的體會及各種宗教傳統加以回顧、反省與反思;而慶祝也者,則指為同為兄弟姐妹而慶祝。 今年8月1至5日要舉行的第四屆研討會,將於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Iksan)的圓光大學(Won Kwang University)辦理。由韓國童軍會和圓佛教理事會(Won-Buddhist Scouts Council)共同主辦。益山市為韓國百濟文化的發祥地,圓光大學係一以圓佛教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所謂圓佛教係韓國於1916年由少太山大師所創建出來的一個佛教宗派,以圓圈為標誌,故稱為圓佛教。這個派別及其所支持的圓佛教童軍,近年來在國際上頗為活躍。這一次的研討會主題為:「透過家庭與社區發展童軍運動」(Growing Scouting throug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相當有意義。因為如能加強從家庭與社區著手,童軍運動的發展就可以更加擴大基礎。 童軍應強化與宗教的聯繫 宗教的影響力是相當之大的。歐美國家的童軍運動之所以能蓬勃發展,其運用宗教的精神和宗教組織對其的大力支持,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我們臺灣,民眾的宗教信仰生活也相當之活躍,尤其道教更是相當普及。我們也有一些由宗教界所支持的童軍團體和組織,但我始終認為,臺灣的宗教界對童軍運動的投入、參與,還是不很積極。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因之,我們童軍總會及各直轄市和縣市童軍會,應加強向各宗教團體和寺廟教會負責人,推介童軍運動。最好能將上述世界主要宗教如何支持、參與童軍運動的情形多加說明,以爭取他們對童軍運動的認同和參與。當然,平時我們各級童軍會也應注意與各有關教會、寺廟和宗教組織的聯繫,邀請他們參與相關童軍活動;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在各相關宗教團體和組織中,去發掘和培訓必要的童軍服務員。如此,我們才能有效運用宗教的影響和力量,來推廣童軍運動、強化童軍運動。(撰於2012年6月20日) | |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童軍信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