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熟悉又陌生 《攻殼機動隊》中的香港
Sheeta
多得「女神」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和傳媒追訪,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拍攝團隊在香港大街小巷游走時,非常大陣仗。
《攻殼機動隊》中的街景以香港為藍本,在一眾動漫迷之間早已是常識。但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一個設定於 2029 年日本虛構城市「新港市」的故事,會以香港城市景色為參考對象?
借鏡外地城市 營造與「現在」不同的未來面貌
一個最基本的原因,是我們總是覺得「未來」要與「現在」不同。於是大部份闡述未來(尤其是近未來)的作品,都喜歡用另一個城市作為背景,竭力營造一種抽離現實的況味。電影《觸不到的她》(Her)中,為了配合設定於不太遙遠的未來故事背景,就利用了西方觀眾不太熟悉的上海商業區,嘗試展示一種相似但又不盡相同的城市面貌。
早前大紅的《十年》五齣短片之中,《冬蟬》可能在製作、劇本和演出都強差人意,卻最賣力在城市景觀方面,為觀眾提供想像。估計《冬蟬》是將紐約曼克頓的高樓,移花接木到連窗框也沒有的荒廢建築物之外,先後兩次成為主角所身處廢墟中的商業區背景,又用 CG 描繪現實中沒有見過的天橋,構成一幅跟我們對香港的認知既遠且近的城市想像圖。
現代化的矛盾 資訊泛濫的壓力
不少分析《攻殼機動隊》的文章,都引述過原版動畫導演押井守和美術指導竹內敦志在《THE ANALYSIS OF 攻殼機動隊》一書中的解釋。總括而言,就是亞洲將會主導未來城市發展,而香港是其他亞洲城市的主要模仿對象。香港街道兩側無數的廣告板、霓虹燈和各種大大小小的指示牌,標誌着資訊泛濫;新型高樓毗鄰老舊建築群,構成巨大反差,這是竹內敦志所想像的未來,充滿着伴隨所謂現代化而來的矛盾和壓力。
早前回港一趟,在尖沙咀海防道走着走着,忍不住跟朋友說:「這裏有一種讓人透不過氣的感覺。」以前一直不察覺,路邊的店舖和頭頂五顏六色的招牌,充斥各種訊息,每一個都好像伸出半個身來告訴你「這個東西抵買」、「那個地方你要去看看」,每個櫥窗都在大叫「買我啦!買我啦!」喜歡的會形容這是「目不暇給」,我卻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2016年的香港 已是那「未來」城市
《攻殼機動隊》中一些一眼就能看出是香港的場景,在現實中早已不復見。例如在啟德機場年代才會有,兩座十層高商住混合建築和招牌縱橫交錯之間,露出一小片天空,被飛機低飛蓋過。機場搬走了,但樓群仍在,不知道真人版的導演 Rupert Sanders 會不會用 CG 添上 747 客機?
這些甚有老香港風味、反映龍蛇混雜氣息的草根場景,主要在描寫女主角草薙素子憶起兒時生活和重遊舊地時的背景。那是一套 1995 年的作品對 10 至 15 年後,還沒有機械化的城市想像——新舊交替、有點破落、充滿生活氣息的社區和賣舊物的小店社區。
當鏡頭回到更遠一點的 2029 年,便成了非常典型的高科技未來構想——離地高架公路、自動導航汽車、高樓大廈、巨型商場……這不就是現今的香港嗎?摩天大廈在香港已是家常便飯,對其他國家的人來說,卻非常新奇。每一次向新朋友介紹香港,我都很享受告訴他們「家住 30 樓」,然後觀察他們難以置信的表情,還有英國朋友曾經表示十分擔心我的安危,生怕我會跌落街或者一旦發生火警無法脫身。
香港是世界第二多高樓的城市。第一名是紐約,但以密集程度來說,與香港相去甚遠。香港高樓群構成的獨特風景,一直是眾多城市學者研究對象和攝影師心頭好。例如德國城市攝影師 Michael Wolf 鏡頭下的香港,水泥、鋁窗、冷氣機、主樓……密不透風地充斥整個畫面,展示出一種叫人喘不過氣的壓迫感,也是從側面反映香港城市生活那種高度重覆、大量生產的消費模式,這正正是很多科幻作品所預告的反烏托邦式未來。
大隱隱於市 香港還有可愛的地方
可幸 Michael Wolf 的作品中,總有些不那麼整齊的細節,突出的晾衫竹和 Hello Kitty 窗廉,看到營營役役中的生活點滴,教人會心微笑。我最喜歡隱身在中環商業中心之間的大排檔,普通打工仔、CEO、老外和自由行,都能在現代感十足的建築群之間吃得自在。還有街市一直往上走到盡頭,專門修理雨傘的鐵皮檔,力證城市進步不代表要變得冰冷和疏離,正如《攻殼機動隊》原著漫畫作者士郎正宗在「作者的話」中說:
士郎正宗
香港這一點可愛之處,可能也是成為《攻殼機動隊》城市景觀藍本的原因之一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